青岛市盲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
学校坚持教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,牢记总书记从“四有”好老师、“四个引路人”,到“四个相统一”和塑造学生的“大先生”的要求,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
(一)党建引领,强化教师思政建设。
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,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深入实施“双培养”工程,引导全体教师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、当好“四个引路人”。学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,每学期将第一个月定为师德师风建设月,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授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;明确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聘任、考核、晋升、评优等首要标准,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。定期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家先进事迹阅读活动,坚持正面引导和高线追求。为全体教职工配备《爱的教育》等教育读本,培育热爱特殊教育,尊重关爱特殊学生,富有爱心、责任心、耐心、细心、恒心的教师队伍。
(二)精准培训,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。
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,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研,根据教师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。学校形成了新教师“岗前专题培训+岗初专业技能培训+岗中指导教师传帮带”的培养模式;形成了青年教师“教学基本功+青年读书班+名师讲堂+一对一辅导”的培养模式;形成了骨干教师“上级骨干培训+名师工作室培养+比赛促成长”的培养模式。关注过程管理,健全发展机制,出台了骨干教师、名师工作室培养方案,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,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。学校通过“请进来 走出去”的培训策略,邀请学者、特教专家、行业先锋入校授课,组织教师赴境外、国内优秀特教学校学习,引领教师提升教育理念、拓宽育人视野、厚植特教情怀。学校还根据教师需求开展盲体验、低视力教学与环境干预、盲用技能、普特专题教研、数字素养提升、专业课教师赴企业实践等针对性培训,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。
(三)关注课堂,强化教师专业能力,持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。
学校持续开展全员听评课活动,每学期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开展主题鲜明的全员听评课活动,通过每学期一到二轮的听评课,促进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。组织以45岁以下教师开展教学展评,开展三笔字、说课等基本功比赛,持续提升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。学校遴选教学业绩突出、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学科教研召集人,以学科为教研单元,贯通全学段,开展学科集备,系统提升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水平。
(四)课题引领,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梯。
学校坚持问题导向,问题即课题,引导教师关注师生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,重点突破,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。目前在研教育部青年专项等各级课题近20项,实现教师全员参与、研究覆盖对象全学段。
(五)以人为本,优化服务保障。
学校坚持用好上级绩效考核、绩效工资分配等倾斜政策,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,不断完善考核、评优评先等教师评价标准,坚持向一线教师、骨干教师倾斜的激励分配政策,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。设置校级干部接待日、校长信箱等渠道,畅通教师诉求反映渠道,及时解决教师急难愁盼问题。建立教师工作安排审核机制,杜绝教师承担与教育教学无关工作。加强工会建设,常态化开展学习和文体活动,丰富教师校园生活。建立医教融合机制,医疗和心理专家定期到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,开展心理咨询支持服务,保障教师身心健康,为教师安心从教、潜心育人创造良好环境。